Home » 美国数据中心冷却市场

美国数据中心冷却市场按组件(解决方案、服务);按冷却类型(基于房间、基于行、基于机架);按数据中心类型(大型、中型、小型);按终端用户(IT和电信、银行金融服务和保险、医疗保健、政府和国防、其他);按地区——增长、份额、机会与竞争分析,2025 – 2035

Report ID: 5046 | Report Format : Excel, PDF

执行摘要:

美国数据中心冷却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37.949亿美元增长到2025年的78.2381亿美元,预计到2035年将达到335.2492亿美元,预测期内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5.61%。

报告属性 详细信息
历史时期 2020-2023
基准年 2024
预测期 2025-2035
2025年美国数据中心冷却市场规模 78.2381亿美元
美国数据中心冷却市场年复合增长率 15.61%
2035年美国数据中心冷却市场规模 335.2492亿美元

 

对高密度机架的日益依赖鼓励运营商采用液体冷却、混合设计和AI驱动的热自动化。节能冷水机组、精密系统和模块化冷却的创新在工作负载向AI和HPC集群转移时重塑基础设施战略。企业升级设施以提高正常运行时间并降低运营风险,而投资者优先考虑支持长期数字扩展和能源优化的冷却技术。

全国各地的区域增长各不相同,西部由于大型超大规模开发和强大的云部署而领先。东北地区由于企业和BFSI需求密集而保持影响力。南部和中西部地区由于土地供应充足和连接性改善而成为大型园区的理想地点。随着运营商扩展新的和现有的数据中心集群,增长在全国范围内加强。

Access crucial information at unmatched prices!

Request your sample report today & start making informed decisions powered by DC市场洞察.!

Download Sample

市场驱动因素

高密度计算和冷却创新的日益融合

美国数据中心冷却市场受益于高密度机架的快速部署,这需要更强的热控制。超大规模运营商增加对先进冷却的投资,以稳定不断扩展的AI和云工作负载。液体冷却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因为传统的空气系统已经达到性能极限。AI驱动的优化平台支持复杂环境中的动态冷却控制。运营商升级旧有基础设施以在更高的热负荷下保持正常运行时间。投资者认为这些升级对于长期可靠性至关重要。企业采用新系统以减少能源浪费。市场加强了对大规模数字扩展的战略规划。

  • 例如,谷歌确认其基于机器学习的冷却系统在其某个数据中心实现了高达40%的冷却能耗减少,并提供了约15%的PUE开销减少。这些结果记录在谷歌和DeepMind发布的案例研究中。

加速向液体冷却和热效率提高的转变

由于运营商在有限空间内推动更高的计算输出,美国数据中心冷却市场中液体冷却的采用迅速增长。直接芯片和浸没式冷却改善了热传递并减少了对设施暖通空调的压力。超大规模建设者集成了液体准备设计,以使新设施具备未来适应能力。企业采用混合冷却来管理混合工作负载。冷却剂分配单元的创新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供应商推出了可随机架密度扩展的模块化系统。由于长期效率提升显著,投资者支持这些技术。市场将能源减少定位为竞争优势。

边缘站点和分布式数字基础设施的扩展

随着支持实时应用的边缘设施的快速扩展,美国数据中心冷却市场正在增长。这些紧凑型站点需要适合受限空间的冷却解决方案。运营商采用预制冷却模块以加快部署时间表。电信网络加强本地计算节点以支持低延迟服务。供应商推出了适合城市和偏远站点的安静高效冷却单元。投资者将分布式网络视为全国数字增长的途径。企业依赖稳定的冷却来保护设备。边缘采用在多个行业中重塑基础设施规划。

  • 例如,戴尔的PowerCool封闭式后门热交换器(eRDHx)在与IR7000机架和温水操作结合使用时,可将冷却能耗成本降低多达60%。戴尔确认该解决方案使组织能够在不增加总功耗的情况下部署多达16%的密集计算机架。

AI驱动的设施自动化和智能冷却控制的采用

AI驱动的系统通过预测性热管理在美国数据中心冷却市场中引发重大变化。自动化工具预测负载行为并实时调整设备设置。运营商在提高热稳定性的同时减少能耗。智能传感器提高了对气流和温度模式的可见性。供应商将机器学习功能集成到冷却硬件中。企业采用自动化控制以减少人工监督。由于运营节省显著,投资者支持基于AI的平台。智能冷却增强了扩展数字运营的长期可靠性。

U.S. Data Center Cooling Market

市场趋势

浸没冷却和基于液体的架构的更广泛商业部署

随着AI工作负载的增长,浸没冷却在美国数据中心冷却市场中进入更广泛的商业应用。运营商采用单相和双相设计以支持更高的热负荷。供应商改进了介电液体以提高热导率。企业测试适用于GPU密集环境的浸没系统。超大规模建设者评估未来安装的全设施浸没布局。边缘运营商探索适用于受限位置的紧凑型浸没单元。由于效率潜力强劲,投资者关注这一趋势。市场转向在多个工作负载中更深入地采用基于液体的设计。

模块化冷却平台的增长以加快基础设施扩展

模块化冷却成为美国数据中心冷却市场的核心趋势,因为建设者推动更快的部署周期。预制模块缩短了施工时间并减少了集成复杂性。供应商设计了用于快速放置的集装箱化冷却模块。超大规模开发商使用模块化单元来同步冷却能力与计算构建。企业采用可扩展设计以支持灵活的IT扩展。电信运营商在分布式站点部署模块化冷却。投资者青睐模块化系统,因为其风险较低且投资回报更快。该趋势加强了新数字基础设施的容量规划。

AI和数字孪生模型在热优化中的使用增加

随着运营商寻求更强的运营洞察力,AI驱动的热智能在美国数据中心冷却市场迅速增长。数字孪生模拟气流行为并预测热点。自动化工具优化风扇速度和冷却器负载分配。企业采用AI分析来改善可变工作负载下的冷却稳定性。供应商将实时监控集成到系统设计中。超大规模运营商围绕AI模型构建预测性维护策略。投资者将AI视为运营卓越的关键驱动因素。该趋势重塑了高密度环境的长期冷却策略。

通过热再利用和减少用水实现可持续冷却的转变

由于环境优先事项的加强,热再利用和节水解决方案在美国数据中心冷却市场中获得强劲势头。运营商探索向商业和住宅网络输出热量。供应商设计的冷却系统通过闭环技术限制对水的依赖。企业跟踪可持续性指标以实现公司目标。超大规模建设者在气候允许的情况下采用自然冷却。边缘设施使用低影响冷却以满足当地法规。投资者支持可持续技术以实现长期成本稳定。该趋势增加了数字基础设施的环境一致性。

U.S. Data Center Cooling Market Share市场挑战

能源消耗增加和维持大规模热稳定性的压力

随着AI工作负载增加热量输出,美国数据中心冷却市场面临能源使用增加的问题。运营商努力在复杂站点中平衡效率与正常运行时间目标。传统设施在不进行昂贵升级的情况下难以支持先进的冷却系统。供应商必须设计适合多样化基础设施条件的解决方案。企业在管理不可预测的计算负载的同时推动降低PUE。投资者跟踪影响长期运营成本的效率风险。监管压力增加了对更环保冷却方法的需求。该挑战影响了超大规模和企业扩展的战略决策。

高资本需求、集成复杂性和有限的熟练劳动力

美国数据中心冷却市场面临高昂的前期成本,这限制了许多运营商的现代化速度。整合液体冷却需要结构调整和精密工程。企业由于缺乏先进热系统的专业知识而面临延迟。供应商需要应对延长项目时间表的长部署周期。投资者在批准大规模支出前会评估整合风险。运营商在升级必要的冷却设备时必须保持正常运行时间。工作负载的转变在长期规划中造成不确定性。这一挑战加剧了早期采用者与行动缓慢的设施之间的差距。

市场机会

液体冷却生态系统和先进热管理平台的扩展

随着AI和云环境中对高密度冷却的需求增加,美国数据中心冷却市场出现了显著的机会。液体冷却的采用扩大,因为运营商需要更强的热性能。供应商可以引入支持可扩展工作负载的模块化液体系统。企业探索混合冷却模型以优化能源使用。投资者寻求降低生命周期运营成本的技术。超大规模运营商测试下一代冷却剂分配解决方案。边缘站点评估用于受限位置的紧凑液体单元。这个机会加强了先进热生态系统的长期增长。

边缘部署、可持续冷却和AI驱动优化的增长潜力

随着全国范围内边缘基础设施的加速,美国数据中心冷却市场发展出强劲的机会。紧凑的冷却单元支持分布式网络中的低延迟应用。供应商通过节能设计扩大产品组合,以减少环境影响。企业采用基于AI的优化工具来提高可靠性并降低能源浪费。投资者支持可持续冷却,因为监管压力持续上升。超大规模建设者探索新的热能再利用概念,以提供更广泛的社区价值。随着对长期数字化转型和可持续设施规划的兴趣增加,这一机会不断扩大。

市场细分

按组件

美国数据中心冷却市场显示出解决方案型产品的强势主导地位,这由对冷水机组、精密空调、液体冷却和支持更高机架密度的混合系统的需求增加所推动。安装、咨询和维护等服务稳步增长,因为运营商需要专家支持来进行复杂部署。由于超大规模和企业设施的快速现代化,解决方案占据主导地位。服务也在同步扩展,因为先进系统需要熟练的整合和在大型IT环境中的持续优化。

按数据中心冷却解决方案

美国数据中心冷却市场在冷水机组、精密空调、液体冷却、空气处理单元和空调方面的采用率很高,其中液体冷却由于AI密集型工作负载而成为增长最快的领域。冷水机组和精密单元在大型设施中仍占主导地位,因为它们提供稳定的热性能。空气冷却由于集成复杂性较低,继续为中小型站点服务。随着运营商寻求更强的GPU和密集机架热管理,液体冷却迅速加速。

按服务

在美国数据中心制冷市场,服务需求稳步增长,安装、部署、维护和支持服务为运营商带来长期价值。由于需要不间断的制冷性能,维护服务占据主导地位。随着企业寻求效率审计和气流建模,咨询服务变得更加重要。随着超大规模和边缘站点的快速扩展,安装服务需求增加。该领域受益于持续的现代化和向液体就绪基础设施的转变。

按企业规模

大型企业引领美国数据中心制冷市场,因为它们部署高密度工作负载并需要先进的制冷系统以确保正常运行。中小企业在数字化转型和托管使用增加的推动下,以稳定的速度采用制冷解决方案。大型组织在液体冷却、冷水机组和先进气流系统上进行大量投资。中小企业专注于成本效益高的空气冷却和模块化解决方案。两组都依赖可靠的制冷来保障关键任务操作。

按地板类型

在美国数据中心制冷市场,架空地板环境得到更广泛的采用,因为它们支持大型计算大厅的结构化气流分布。非架空地板在现代超大规模和边缘部署中增长,在这些地方,液体冷却和顶部气流系统提供更强的灵活性。由于现有的暖通空调集成,架空地板在传统和企业站点中仍然是首选。随着新设施采用为高密度制冷优化的开放和模块化设计,非架空布局正在扩展。

按封闭方式

热通道封闭在美国数据中心制冷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因为它提高了制冷效率并减少了密集服务器环境中的能量损失。由于安装更为简便,冷通道封闭在企业数据中心中保持强劲的采用。一些设施不使用封闭系统,但随着运营商转向结构化气流管理,这一比例正在下降。随着对超大规模和托管站点的能源优化关注增加,封闭系统正在增长。

按结构

机架式制冷在美国数据中心制冷市场中快速增长,因为运营商部署液体就绪机架以支持AI和HPC工作负载。由于精确的气流控制和模块化可扩展性,行级制冷保持强劲的采用。房间级制冷在较旧的设施中仍然相关,但随着高密度计算的扩展而下降。随着现代IT环境中的热负荷增加,采用模式转向机架和行级系统。

按应用

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在美国数据中心制冷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因为云、AI和大规模计算环境的快速扩展。托管设施在企业外包的支持下稳步增长。企业数据中心保持相关性,但在现代化方面投入巨大。由于低延迟服务需求,边缘数据中心快速增长。其他小型设施依靠成本效益高的制冷来管理跨行业的多样化工作负载。

按终端用户分类

IT和电信引领美国数据中心冷却市场,因为它们运营密集的数字基础设施并需要强大的热系统。BFSI、医疗保健和零售采用先进的冷却技术来保护关键任务应用。能源公司使用冷却技术来支持运营控制系统和分析平台。随着数字化转型的加速,需求遍及各个行业。每个终端用户群体都优先考虑可靠性和能源效率,以保护核心运营。

U.S. Data Center Cooling Market Segmentation区域见解:

东北地区

美国数据中心冷却市场在东北地区的采用率很高,这得益于成熟的金融中心和密集的云需求。该地区估计占有34%的份额,由企业、BFSI和托管运营商的高投资支持。随着设施升级以支持AI和高密度机架,冷却创新不断扩展。运营商采用先进的空气和液体系统以满足城市地区严格的可持续性目标。供应商与纽约、新泽西和宾夕法尼亚的大型数据中心集群建立合作关系。由于稳定的数字需求和强有力的监管对齐,该地区加强了其地位。

  • 例如,Digital Realty确认在其包括纽约在内的多个美国设施中使用Vertiv的Liebert DSE泵制冷剂经济化系统,以支持无水数据中心冷却。Vertiv报告称,Liebert DSE设计消除了传统冷水系统中使用的水,从而在部署过程中实现了显著的年度节水。

南部和中西部地区

美国数据中心冷却市场在南部和中西部地区记录了稳定增长,两者合计约占31%的份额,这得益于较低的土地成本和强劲的超大规模扩展。运营商在德克萨斯州、俄亥俄州和爱荷华州等州建设大型园区以支持全国云网络。由于高密度负载增加和更广泛的AI部署,冷却系统快速扩展。企业采用模块化和混合冷却来管理多样化的设施设计。供应商在快速增长的托管中心扩展安装。该地区通过强劲的能源可用性和加速的数字基础设施项目获得动力。

  • 例如,CyrusOne报告称在其德克萨斯州奥斯汀园区使用模块化数据中心设计,并采用来自STULZ和Trane等知名供应商的高效冷却系统。这些部署支持超大规模工作负载,具有强大的可靠性和可扩展的热性能,并在公司的运营更新中有所记录。

西部地区

美国数据中心冷却市场在西部迅速扩张,由于对超大规模和云运营的重大投资,占据了近35%的份额。随着加利福尼亚州、俄勒冈州和亚利桑那州等主要中心计算密度的增加,冷却采用率上升。运营商部署液体冷却和先进的空气系统,以在更高的热应力下优化性能。企业升级旧设施以满足能源和环境标准。供应商在大型校园中集成智能冷却平台。由于强劲的技术需求和持续的人工智能驱动扩张,西部加强了长期增长。

Shape Your Report to Specific Countries or Regions & Enjoy 30% Off!

竞争洞察

  • Vertiv Group Corp.
  • 施耐德电气
  • 江森自控国际公司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丹佛斯
  • Modine 制造公司
  • Munters
  • Rittal GmbH & Co. KG
  • STULZ GmbH
  • 戴尔公司

美国数据中心冷却市场具有整合但创新的竞争格局。Vertiv、施耐德电气和江森自控主导大型项目,影响规格并塑造架构标准。三菱电机、丹佛斯、Modine 和 Munters 专注于高效组件和气候适应设计。Rittal 和 STULZ 在关键地区加强精密和模块化冷却平台的地位。戴尔与基础设施供应商合作,使 IT 硬件与机架级冷却保持一致。浸没和液体专家施压现有企业加快产品路线图和服务模式。供应商在生命周期成本、可靠性和与基于 AI 的控制软件集成方面展开竞争。与超大规模、托管服务提供商和电信运营商的合作伙伴关系定义了规模和可见性。市场奖励那些为传统和新设施提供灵活、高效、可持续解决方案的供应商。

最新动态:

  • 2025年11月,丹佛斯通过在其位于佛罗里达州塔拉哈西的Turbocor工厂举办一场重要活动,加强了其在美国数据中心制冷市场的地位。该活动吸引了20位欧盟大使参加。公司重点介绍了其无油、磁悬浮轴承压缩机技术,该技术有助于数据中心减少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
  • 2025年10月,戴尔公司在OCP峰会上推出了其PowerCool eRDHx(后门热交换器),为高密度AI和HPC工作负载提供了一种新的集成制冷类别。该解决方案可以在室温中性条件下运行,并且结合戴尔的IR7000机架和混合直接液冷(DLC)时,可将制冷能耗成本降低多达60%。这一创新支持了现代数据中心对高效、可扩展制冷的日益增长的需求。
  • 2025年9月,江森自控国际公司推出了其新的Silent-Aire冷却液分配单元(CDU)平台,为高密度数据中心提供从500kW到超过10MW的可扩展制冷能力。CDU平台旨在帮助设施过渡到液冷,并将非IT能耗减少超过50%。
  • 2025年5月,Asetek公司推出了其新的Ingrid液冷平台,专为B2B应用设计,并针对高性能计算(HPC)和人工智能(AI)工作负载进行了定制。该平台具有可定制的进/出口方向、智能热感应和声学效率,使Asetek在可扩展和节能的数据中心制冷解决方案中处于领先地位。

1. 介绍

1.1. 市场定义与范围

1.2. 研究方法论

1.2.1. 初级研究

1.2.2. 次级研究

1.2.3. 数据验证与假设

1.3. 市场细分框架

2. 执行摘要

2.1. 市场概况

2.2. 关键发现

2.3. 分析师建议

2.4. 市场展望 (2025–2035)

3. 市场动态

3.1. 市场驱动因素

3.2. 市场限制

3.3. 市场机会

3.4. 挑战与风险

3.5. 价值链分析

3.6. 波特五力分析

4. 美国数据中心冷却市场 – 市场规模与预测

4.1. 历史市场规模 (2020–2025)

4.2. 预测市场规模 (2026–2035)

4.3. 市场增长率分析

4.4. 按国家的市场展望

5. 资本支出 (CapEx) 分析

5.1. CapEx 冷却解决方案趋势

5.1.1. 空气冷却、液体冷却、混合冷却和浸没冷却的投资模式

5.1.2. CapEx 按冷却设备类型的份额 (CRAC/CRAH、冷水机、冷却塔、经济器等)

5.1.3. 各国 CapEx 趋势

5.1.4. 原始设备制造商与改造投资分析

5.2. 投资回报率 (ROI) 与回收期分析

5.2.1. 按冷却技术类型的投资回报率

5.2.2. 成本效益比较:空气冷却 vs. 液体冷却 vs. 浸没冷却

5.2.3. 各级数据中心的回收期

5.2.4. 通过采用节能冷却实现成本节约的案例

6. 数据中心冷却能力与利用率

6.1. 按冷却解决方案的安装容量(MW 和平方英尺)

6.1.1. 按解决方案类型和国家划分的安装冷却容量

6.1.2. 冷却系统密度(kW/机架和每平方英尺)

6.1.3. 超大规模、托管与企业的容量扩展趋势

6.2. 利用率和效率指标

6.2.1. 冷却系统利用率与设计容量

6.2.2. 平均和峰值负载管理实践

6.2.3. 设备生命周期和性能基准

6.3. 电源使用效率(PUE)和能源效率

6.3.1. 按数据中心规模和冷却技术的平均 PUE

6.3.2. 传统与绿色冷却系统的比较

6.3.3. 冷却系统对整个设施能耗的贡献

6.4. 机架密度和冷却效率

6.4.1. 平均机架密度(kW/机架)趋势

6.4.2. 冷却适应性与机架负载

6.4.3. 高密度工作负载(AI、HPC)与冷却需求之间的关系

7. 数据中心冷却市场、能源和资源消耗分析

7.1. 能源消耗分析

7.1.1. 按冷却解决方案类型(基于空气、液体、混合、浸没)的总能耗

7.1.2. 每兆瓦 IT 负载的能量强度

7.1.3. 冷却在设施总功率中的能量份额(冷却负载比率)

7.1.4. 按冷却系统类型的年度能效比(EER / SEER)

7.1.5. 通过自动化、AI 和免费冷却技术减少能耗的趋势

7.2. 水消耗分析

7.2.1. 水使用效率(WUE)– 每千瓦时 IT 负载的

7.2.2. 按冷却技术(蒸发冷却、绝热冷却等)划分的水消耗

7.2.3. 数据中心中的水回收和再利用系统

7.2.4. 国家水资源短缺法规对冷却系统选择的影响

7.2.5. 从耗水型系统向基于空气或混合系统的转变

7.3. 综合能源-水效率指标

7.3.1. 冷却优化中的能源-水关系

7.3.2. PUE、WUE与总运营成本(OpEx)之间的相关性

7.3.3. 零水或无水冷却部署的案例研究

7.4. 基准测试与比较分析

7.4.1. 与ASHRAE、Uptime Institute和DOE标准的基准测试

7.4.2. 美国WUE/PUE平均值按国家的比较

7.4.3. 超大规模企业(AWS、谷歌、微软、Meta等)采用的最佳实践

8. 美国数据中心冷却市场——按组件分类

8.1. 解决方案

8.2. 服务

9. 美国数据中心冷却市场——按数据中心冷却解决方案分类

9.1. 空调

9.2. 精密空调

9.3. 冷水机组

9.4. 空气处理机组

9.5. 液体冷却

9.6. 其他

10. 美国数据中心冷却市场——按服务分类

10.1. 安装与部署

10.2. 支持与咨询

10.3. 维护服务

11. 美国数据中心冷却市场——按企业规模分类

11.1. 大型企业

11.2. 中小型企业(SMEs)

12. 美国数据中心冷却市场——按地板类型分类

12.1. 架空地板

12.2. 非架空地板

13. 美国数据中心冷却市场——按封闭方式分类

13.1. 带热通道封闭的架空地板

13.2. 带冷通道封闭的架空地板

13.3. 无封闭的架空地板

14. 美国数据中心冷却市场——按结构分类

14.1. 机架式冷却

14.2. 行级冷却

14.3. 房间级冷却

15. 美国数据中心冷却市场 – 按应用分类

15.1. 超大规模数据中心

15.2. 托管数据中心

15.3. 企业数据中心

15.4. 边缘数据中心

15.5. 其他数据中心

16. 美国数据中心冷却市场 – 按终端用户分类

16.1. 电信

16.2. 信息技术

16.3. 零售

16.4. 医疗保健

16.5. 银行、金融服务和保险

16.6. 能源

16.7. 其他

17. 可持续性与绿色数据中心冷却

17.1. 能效举措

17.1.1. 自然冷却、蒸发冷却和经济器的部署

17.1.2. 用于温度和气流优化的智能控制系统

17.1.3. 效率提升项目的案例研究

17.2. 可再生能源整合

17.2.1. 在冷却操作中整合太阳能、风能或地热资源

17.2.2. 将可再生能源与机械冷却结合的混合系统

17.3. 碳足迹与排放分析

17.4. 温室气体减排举措

17.5. LEED与绿色认证

17.5.1. 安装在LEED、BREEAM或能源之星认证设施中的冷却系统份额

17.5.2. 符合ASHRAE和ISO能效标准

18. 新兴技术与创新

18.1.1. 新兴技术与创新

18.1.2. 液体冷却与浸没冷却

18.1.3. 采用率和技术成熟度

18.1.4. 按国家划分的主要供应商和安装

18.1.5. 比较分析:性能、成本和节能

18.2. 人工智能与高性能计算基础设施整合

18.2.1. 由人工智能训练集群和高性能计算系统驱动的冷却需求

18.2.2. 高热密度工作负载的冷却设计适应

18.3. 量子计算准备

18.3.1. 量子处理器的冷却需求

18.3.2. 适用于量子环境的潜在冷却技术

18.4. 模块化 & 边缘数据中心冷却

18.4.1. 预制和模块化设施的冷却策略

18.4.2. 边缘站点的紧凑和自适应冷却

18.5. 自动化、编排 & AIOps

18.5.1. AI驱动的热管理集成

18.5.2. 预测性维护和自动化冷却优化

19. 竞争格局

19.1. 市场份额分析

19.2. 关键参与者策略

19.3. 合并、收购 & 合作伙伴关系

19.4. 产品 & 服务发布

20. 公司简介

20.1. Asetek, Inc.

20.2. Danfoss

20.3. 戴尔公司

20.4. 江森自控国际公司

20.5. Midas Immersion Cooling

20.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20.7. Modine Manufacturing Company

20.8. Munters

20.9. Nortek Air Solutions, LLC

20.10. NTT Ltd.

20.11. nVent

20.12. Rittal GmbH & Co. KG

20.13. 施耐德电气

20.14. STULZ GmbH

20.15. Vertiv Group Corp.

索取免费样品

We prioritize the confidentiality and security of your data. Our promise: your information remains private.

Ready to Transform Data into Decisions?

请求您的样本报告并开启明智决策之旅


为行业巨头提供战略指南针.

常见问题:
美国数据中心冷却市场目前的市场规模是多少,预计到2035年将达到多大规模?

美国数据中心冷却市场在2025年的价值为78.2381亿美元,预计到2035年将达到335.2492亿美元。强劲的增长反映了高密度计算和液体冷却采用的快速扩展。

美国数据中心冷却市场预计在2025年至2035年间的年复合增长率是多少?

美国数据中心冷却市场预计将在2025年至2035年期间以15.61%的年均增长率增长。增长与人工智能工作负载的增加以及超大规模和托管设施的现代化相一致。

在2025年,美国数据中心冷却市场中哪个细分市场占据了最大份额?

解决方案细分在2025年占据了美国数据中心冷却市场的最大份额。冷却机、精密空气系统和液体冷却的强劲采用巩固了其在大规模部署中的领导地位。

推动美国数据中心冷却市场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美国数据中心冷却市场的增长受到高密度计算负载增加、人工智能广泛应用、传统冷却现代化以及对节能和液体冷却技术更强烈兴趣的推动。边缘计算扩展和智能自动化也支持市场的动力。

美国数据中心冷却市场的领先公司有哪些?

美国数据中心冷却市场的主要领导者包括Vertiv、施耐德电气、约翰逊控制、三菱电机、丹佛斯、莫丁、曼特斯、瑞泰尔、STULZ和戴尔。这些公司通过广泛的产品组合和强大的部署能力占据主导地位。

2025年哪个地区在美国数据中心冷却市场中占据最大的份额?

西部地区在美国数据中心冷却市场中占据最大份额,约为35%。加利福尼亚州、俄勒冈州和亚利桑那州的强劲超大规模增长推动了先进冷却系统的更高采用率。

许可证选项

The report comes as a view-only PDF document, optimized for individual clients. This version is recommended for personal digital use and does not allow printing. Use restricted to one purchaser only.
To meet the needs of modern corporate teams, our report comes in two formats: a printable PDF and a data-rich Excel sheet. This package is optimized for internal analysis. Unlimited users allowed within one corporate location (e.g., regional office).
The report will be delivered in printable PDF format along with the report’s data Excel sheet. This license offers 100 Free Analyst hours where the client can utilize DC市场洞察’ research team. Permitted for unlimited global use by all users within the purchasing corporation.
Support Staff at Credence Research

KEITH PHILLIPS, Europe

Smallform of Sample request

Request Sample